2022年五华区被列为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推进试点建设工作,破解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资源整合不科学、管理效率低等问题,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五华区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启动建设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养老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品质化、社会化发展。6月12日,五华区召开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工作推动会,五华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发布。
一、线上管理,助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五华区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纳入养老平台统一管理,推动打造“没有围墙的智慧养老体系”。机构养老方面,着重开发养老机构床位管理系统,覆盖床位申请、预约、登记、服务等系列日常核心业务纳入线上平台统一管理,并实时呈现机构情况介绍、床位动态数据。社区养老方面,42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养老平台进行档案管理、活动管理、资讯管理、服务计划与总结等,根据平台数据资料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年度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居家养老方面,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商库,符合准入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商与养老平台签订准入协议并上线养老产品,老年人实名注册养老平台账号即可购买养老服务产品。养老平台负责对养老服务产品进行审核、发布、下单、服务质量监督、当月服务回访评价等全流程监管,并生成电子服务档案。目前,五华区共18家养老机构、47家居家养老服务商纳入平台管理并配以相应工作使用端口。建立了6万余名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对80周岁以上老人开设了老年津贴申请及生存认证线上功能。
二、云端守护,强化政府监督管理效能
五华区全力打造居家安全服务网,配备专席服务人员,开通24小时免费电话热线服务。五华区特殊困难老人可通过政府配备的SOS救助设备,实现“一键呼叫”平台应急响应,真正实现老人生活困难有人管、实际需求有人帮、生存状况有人看。同时,通过线上化申请、签约、改造、验收等闭环流程,已完成2000户困难老人能力及需求评估、300户困难老人适老化改造,涵盖居家环境改造及智慧养老安全预警改造。通过平台服务质量流程跟踪体系,已开展300困难老人居家上门服务,通过居家上门服务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频次每月不少于1次,月探访率达到100%。下一步,还将通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把全区养老机构监控摄像头接入养老平台,纳入养老平台日常安全工作管理,落实工作人员定期巡查,及时排查机构安全隐患并提供提醒服务。
三、科技赋能,探索养老“事业+产业”路径
五华区依托养老平台打造健康养老商城,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配餐、助浴、助洗、助行、代办、医疗康护、精神慰藉等服务,实现“线上下单、线下提供服务”的“O2O”居家养老模式,作为五华区养老“事业+产业”初步探索,让老年人居家便可享受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引导市场化服务商47家涵盖助餐、居家上门、养老旅居等。
此外,五华区按照“一级开发,多级使用”的原则,将服务平台按照使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市民、机构、民政3个模版,充分满足了市民对养老服务的各项需求,机构对养老服务的统一管理,政府对养老服务的全面监管。
五华区综合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成投入使用,是五华区“互联网+养老”模式的创新举措,也是五华区为老年人服务精心打造的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实现了五华区养老服务模式由传统服务向智慧化服务的转变。下一步,五华区将秉承典型引路,突出试点先行的精神,实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按照“1+1+N+X”的模式(即:1个养老服务信息平台+1个养老服务运营指导中心+ N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X家优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夯实区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作用,打造五华特色鲜明养老服务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大数据科技赋能以及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供给,满足老人多元需求,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用实际行动为老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打造“健康养生·颐养五华”的云南生活,推动五华区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共昆明市五华区委网信办供稿)
主办单位:中共昆明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昆明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