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迎来个体工商户业务办理小高峰。针对集中需求,该中心依托“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平台,引导办事群众使用手机移动端线上办理,联动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后台集中审批,统一窗口出件。1小时内完成20余家个体工商户新设业务办理。
这是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高效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深化与各部门协同,强化政企联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紧扣“群众需求”与“政府效能”双核心,织密政务服务网络,推动服务做精、做细、做实,以专业、高效、暖心的政务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市场监管业务一直以来是高频咨询事项。作为与群众面对面接触的第一线,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根据群众办事遇到的高频事项,梳理了“快捷工商包”常用模板,将市场监管业务涉及的事项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办事群众更快选择所需文件及材料。
为方便办事群众清晰了解材料填写规范,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持续联动各业务窗口,及时更新填单区业务填写规范模板,制作了《业务填写规范册》,进一步细化填写规范,分类整合,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内容进行标注并将模板彩印塑封,在提升使用耐久性的同时提高业务办理填写的规范性和便利性,让群众办事一目了然。
在新参保业务办理方面,该中心五险合一窗口结合多部门协同机制和数字化服务优势,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办理的方式为企业集成办理新参保业务。为方便办事人办理业务,中心提供更加精准的办事指南,避免反复跑、反复问情况。同时,积极优化办事指南,整合企业新参保业务涉及信息,根据群众反馈意见,制作温馨提示牌,分为两个部分具体展示了需在窗口办理的业务、有关材料清单、办理地点以及企业直接在线上办理的业务网址及操作步骤。通过“窗口兜底+线上优先”服务模式,企业可减少跑动次数约70%,业务办理时效提升50%以上。
高峰期办件拥堵、“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这些都是群众办理业务时会遇到的问题。对此,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创新推出政务服务“三维提效”,即潮汐疏堵、服务下沉、延时无阻。
针对市场监管窗口业务激增、人流扎堆现象,该中心创新实施“双区分流”策略,科学划分办理等待区与取件等待区,通过电子屏实时播报叫号进度、增派流动引导员动态疏散,实现“人等位”向“位等人”转变。同步建立“潮汐窗口”应急机制,在业务高峰期弹性增设2个应急窗口,形成“常规窗口+应急单元”双轨并行模式,通过“窗口随需开、服务不断档”的灵活机制,提升高峰时段业务办理效率,实现政务服务“流量不堵心、办事不卡壳”。
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推进更多事项就近办。今年3月1日起,将个体工商户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11项高频事项下放至阿拉、洛羊和果林社区,构建“1个中心+3个下沉点”便民服务网络。针对在街道办理注销手续但未提前办理税务清税证明的个体工商户,简化办理流程,申请人只需在街道或社区等候片刻,即可完成全部注销流程,彻底解决“多头跑、反复跑”问题。这一服务创新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减轻了个体工商户负担,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此外,面对“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难题,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以延时服务机制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从“按时办”向“随时办”升级。例如,针对企业社保新参保群众“路程远、时间紧”困境,迅速启动“联动响应+延时办理”双轨机制,由工作人员主动对接后台审批,依托云南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台实现“半小时联办快办”,让办事人“一次不跑、一趟办结”。
该案例折射出政务服务“便利化”、流程“数字化”、责任“刚性化”的“三化转型”。接下来,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将持续扩容延时服务清单,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便利店”。(昆明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供稿)
主办单位:中共昆明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昆明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访问本站